首页 > 动态资讯 > 知识科普 > 血糖控制在7.0以内!干细胞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糖控制在7.0以内!干细胞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布者: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 发布日期:2024-12-26 05:25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组合。

其中,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则表现为肝脏脂肪堆积,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这两种疾病常常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状况。


202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与南开大学医学团队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此项临床试验于2015年10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通过对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研究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 - MSC)输注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脂肪肝表现及脂质代谢等状况。

一,临床试验关键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了明显的降低,多数处于7%的理想标准以内。与未接受干细胞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现了更为突出的成效,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研究中,脂肪肝逆转率结果显示:治疗20周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超声显示脂肪肝逆转的患者比例达45.4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8.75%,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前期对脂肪肝逆转有明显促进作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治疗后第9周和第48周葡萄糖输注率显著提高,证实其能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且第48周时该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此外,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与空腹血糖降低、脂肪肝及脂质代谢指标好转等呈现相关性。

二,治疗机制与积极影响

干细胞治疗机制的核心在于,多途径地促进机体的代谢与功能修复,并且其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干细胞疗法能够通过释放活性因子,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并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这一机制使得患者能够更高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因血糖波动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干细胞疗法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和抑制肝细胞炎症反应,能够减少肝脏脂肪堆积,有效阻止脂肪肝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进展。

干细胞治疗不仅作用于局部器官,还能通过调节全身代谢网络,改善心血管健康、保护肾功能,降低多器官损伤风险。这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来说,意味着更全面的保护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三,干细胞疗法适用人群

1,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2,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有意愿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4,肝功能受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不仅直接针对疾病的根源进行干预,还有望通过恢复机体的糖脂代谢平衡,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它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疾病的长期管理带来了实质性的希望。

免责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我们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传递行业前沿进展,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指导建议,无推荐公司和医院之意,如需就医请咨询正规医院医生。

17541138367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