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资讯 > 知识科普 > 干细胞改善老年衰弱,重塑老年人生活质量
干细胞改善老年衰弱,重塑老年人生活质量
发布者: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 发布日期:2024-11-07 06:25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中,老年肌少症与衰弱综合征作为两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


一,老年综合征降低生活质量

老年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以及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衰弱综合征(Frailty Syndrome)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也称为体弱、虚弱、体质衰退或功能衰竭。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身体出现易疲劳、抵抗力下降以及易生病等症状。

1754013986060.jpg


在现代医学领域,针对老年肌少症与衰弱综合征的干预策略正持续拓宽。尽管营养补充与运动锻炼作为两种广受欢迎的干预方式被广泛接纳,但它们的实际效用却受限于多种因素。

例如,老年人可能面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以及运动能力和意愿的减退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这两种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同时,目前药物治疗在老年肌少症与衰弱综合征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性仍缺乏充分的科学验证。


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一种涵盖身体锻炼、营养强化以及认知训练的多维度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在缓解肌少症并提升身体机能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潜力。接受此类综合干预措施的老年群体,在三个月至六个月的观察期内,其肌肉质量、力量表现以及步态速度均实现了明显改善。

近期在针对老年人衰弱综合征的治疗探索中,细胞治疗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疗法,因其对抗衰老相关综合征的多样潜力而备受瞩目。

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可能通过促进组织修复及发挥抗炎效果来改善衰弱状态。这意味着,在传统营养补充与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干细胞疗法这样的新型医学干预策略,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老年肌少症与衰弱综合征的有力工具。


尽管当前可用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它们对于老年人群体的临床需求来说仍明显不足。因此,医学界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正积极拓宽治疗思路,探索更多元化的治疗方案,力求更全面地应对老年人面临的肌少症与衰弱挑战。这涵盖了从药物治疗到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包括了对干细胞等新兴治疗手段的深入研究和开发。

当前,多个临床试验正致力于评估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衰弱综合征中的效用。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团队主导的两项研究,均聚焦于利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衰弱状态的老年人。

1754014036745.jpg


这些试验旨在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在提升体能、改善生活质量及影响免疫系统标志物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其核心治疗目标在于减轻炎症反应并强化细胞修复机制,这对于衰弱综合征的管理至关重要。

间充质干细胞因其独特的向损伤部位迁移的能力、免疫调节功能,以及通过释放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组织修复的能力而受到推广。其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尤为重要,因为老年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的TNF-α和IL-6促炎细胞因子与不良衰老后果密切相关。

二,干细胞疗法展现显著疗效

上海市东方医院的科研团队在Research Squar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题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该研究聚焦于通过静脉输注方式应用脐带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以评估其在治疗老年衰弱状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纳入了110名参与者,其中30名患有老年衰弱症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患者接受了两次静脉输注,每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10^6个细胞,两次输注间隔一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老年衰弱患者中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且在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机体功能以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与安慰剂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在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和EQ-VA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以及握力测试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改善。特别是在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17)水平的降低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在六个月时展现出了明显的疗效。

这些发现不仅在上海东方医院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也在其他国际研究中得到了支持。例如,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与美国生命科学公司Longeveron LLC合作的研究,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中也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的安全性,并揭示了其在改善功能和减少炎症方面的潜在益处。

这些研究结果为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提供了新的曙光,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随着更多相关临床试验的推进,预计这种治疗方法将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免责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我们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传递行业前沿进展,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指导建议,无推荐公司和医院之意,如需就医请咨询正规医院医生。

17540139338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