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增高,其中99%以上为甲型流感。全国各地急诊检测中流感病例的阳性率已攀升至较高水平,且预计未来1至2个月内,流感病例数仍将持续上升。
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称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性是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
患者常出现突发高热的症状,体温迅速升至38℃以上,并伴有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和乏力等全身性症状。
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甲流还可能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个体在感染流感时,免疫力会迅速下降,若未采取适当措施缓解病症,可能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特别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更需格外小心预防。
一,NK细胞如何抵抗甲流病毒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识别、杀死被病毒感染或老化的细胞。它们不需要预先致敏就能直接杀伤靶细胞。此外,NK细胞还能调动和激活体内的其他免疫细胞,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NK细胞抵抗甲流病毒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杀伤作用:NK细胞能够识别被甲流病毒感染的细胞,并直接通过细胞溶解作用将其杀死。 2,免疫调节作用:NK细胞能够调动和激活体内的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等,从而增强机体的整体免疫力去抵抗甲流病毒。 3,产生抗病毒蛋白:NK细胞在被激活后能够产生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能够抑制甲流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二,实验案例
2016年发表在国际免疫医学期刊《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揭示了NK细胞在抵御大剂量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针对特定遗传背景下的小鼠(如129品系),NK细胞能够迅速且强烈地响应,通过直接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有效控制早期肺部病毒复制扩张,从而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实验发现,当六种近交小鼠均接受大剂量甲型流感病毒(IAV PR8毒株)感染时,129品系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表现出了特别的敏感性。与其他品系小鼠相比,129品系小鼠在感染后的存活率较低,且肺部损伤更为严重。
然而,当129品系小鼠体内的NK细胞正常存活时,它们便能够迅速响应并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而有效控制病毒在肺部的复制扩张。这一保护作用在NK细胞被敲除的129品系小鼠中得到了验证,这些小鼠在感染后的体重急剧下降,且死亡率显著上升,达到了100%。
实验还证实了NK细胞的保护作用与其数量、激活状态以及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调节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早期激活TLRs(Toll样受体)和RIG-I(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I)信号通路,能够快速产生1型干扰素(IFNs)和炎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对NK细胞响应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动力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NK细胞被病毒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后,会被运输到感染部位,分泌细胞溶解颗粒。并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这一发现证实了NK细胞在抵抗甲流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机制,并为进一步理解NK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NK细胞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能够被病毒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当机体遭遇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会与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受体结合,这一结合过程触发了高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
这些因子的释放改变了肺部的微环境,促使NK细胞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召集到感染区域,并伴随免疫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加。
随后,被召集的免疫细胞会被运输到感染部位,通过分泌细胞溶解颗粒,通过直接接触,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而有效控制病毒的扩散。
然而,甲型流感病毒也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来对抗机体的免疫反应。研究显示,病毒会释放一种名为PB1-F2的毒性蛋白,该蛋白能够抑制NK细胞的招募,减少NK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加了病毒的发病率和致死性。
这些发现揭示了病毒如何通过抑制NK细胞的功能来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以及NK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流感病毒的侵袭与个体的自我修复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宿主免疫力量与病毒致病性之间的激烈对抗。在这场对抗中,我们的免疫系统为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论是甲型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有效的防护和药物很重要,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更为重要。NK细胞在对抗那些擅长逃避免疫监视的病毒时,具有出色的病毒抑制与清除能力。
通过定期向体内补充一定数量的高活性免疫细胞,可以激发自身免疫细胞的分裂与活化进程。不仅有助于增强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还能有效清除体内的各类致病病毒,为机体预防各类疾病提供坚实的屏障。
免责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我们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传递行业前沿进展,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指导建议,无推荐公司和医院之意,如需就医请咨询正规医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