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资讯 > 知识科普 > 免疫细胞治疗胰腺癌,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免疫细胞治疗胰腺癌,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发布者: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03 05:25

胰腺癌,因其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预后极差而被称为 “癌中之王”。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但仅有约20%的患者在确诊时具备手术机会,其余患者往往只能依赖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手段,然而疗效有限,5年生存率长期在10%左右。在这样的治疗困境下,NK细胞疗法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一,NK细胞对抗“癌王”的突破


NK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与T细胞、B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不同,它不需要预先接触抗原就能迅速识别并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被誉为机体抵抗肿瘤的 “第一道防线”。其识别靶细胞的过程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限制,这一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癌细胞常通过下调MHC分子表达来逃避免疫监视的策略。

在胰腺癌的治疗中,NK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1,NK细胞表面能表达多种激活受体,如 NKG2D、NKp30、NKp46 等,这些受体能够识别癌细胞表面异常表达的应激分子或肿瘤相关抗原,从而启动杀伤程序,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直接破坏癌细胞的细胞膜,诱导其凋亡

2,NK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微环境,增强整体免疫应答。 NK细胞还可能通过清除受损细胞或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活性,减轻炎症,从而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

在胰腺癌的治疗研究中,NK细胞的优势正逐渐显现。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具有高度的免疫抑制性,其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和细胞因子,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而NK细胞具有较强的穿透肿瘤组织的能力,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杀伤作用。

近年来,N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体外扩增和激活的NK细胞输注到胰腺癌模型小鼠体内,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将NK细胞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例如,NK细胞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不仅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还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NK细胞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能够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

二,临床研究


4be2552c6d9b0e9f570119f6ce0a60fe.png


2025年1月29日,国际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由美国ImmunityBio公司联合多家医学中心共同完成,通过创新型免疫疗法为晚期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其核心突破在于将PD-L1靶向的NK细胞与IL-15超级激动剂N-803联用,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晚期转移性胰腺癌(mPC)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传统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的客观缓解率不足25%,且患者极易产生耐药性。该研究团队基于两大科学突破设计治疗方案。

其一,PD-L1靶向的NK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表面嵌合抗PD-L1单链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分子,同时保留NK细胞天然的杀伤活性。

其二,N-803作为IL-15/IL-15Rα融合蛋白的突变体,通过增强与IL-2Rβγ受体的结合力,使NK细胞的扩增能力提升7倍,且半衰期延长至25小时(天然IL-15仅2.5小时)。临床前研究显示,该组合可使NK细胞对肿瘤干细胞的裂解能力提升15.5倍,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研究纳入2019-2021年间5例经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mPC患者,采用单患者新药临床试验(spIND)模式设计个性化方案。核心治疗模块包括:每3周静脉输注一次NK细胞(剂量范围1×10⁸-3×10⁹个/次)、每周皮下注射N-803(20μg/kg),联合标准化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Abraxane®)和吉西他滨。

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动态监测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变化、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及PET-CT影像评估疗效。以患者3为例,该62岁男性在接受FOLFIRINOX和吉西他滨方案失败后入组,治疗期间CA19-9从基线值12,500 U/mL逐步下降至正常范围(<37 U/mL),PET-CT显示肝转移灶代谢活性完全消失,治疗持续25.4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神经毒性,最常见不良反应为1-2级注射部位反应(80%)和流感样症状(60%),通过预处理用药和剂量调整均可控制。

研究显示,5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达23.2个月,显著优于历史对照数据(二线治疗mOS约6-8个月)。

患者1(二线治疗)OS达13个月,从确诊算起生存22个月;

患者2(六线治疗)OS为4.8个月,但治疗期间肿瘤标志物下降50%;

患者3(三线治疗)创造最长生存纪录,OS达26.9个月,确诊后生存3年多;

患者4(三线治疗)OS为9个月,治疗中曾出现短暂部分缓解;

患者5(四线治疗)OS达23.2个月,确诊后生存33个月。

此外,部分患者治疗后体内形成了免疫记忆效应,NK细胞比例从基线3.2%升至18.7%。在停用所有抗肿瘤药物后,仍维持无进展生存达8个月,直至新发骨转移。

综上,NK细胞疗法在胰腺癌治疗领域已展现出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实践的扎实进展。通过精准改造的免疫细胞与新型细胞因子的协同应用,不仅突破了传统治疗的生存瓶颈,更在安全性与免疫记忆形成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尽管当前研究仍处探索阶段,但其为胰腺癌治疗提供的全新策略,正推动该领域向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免责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我们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传递行业前沿进展,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指导建议,无推荐公司和医院之意,如需就医请咨询正规医院医生。

9d54fa9e0e77ad89a78ba92abf36d2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