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资讯 > 知识科普 > 病例报告:免疫细胞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实现13年长期生存
病例报告:免疫细胞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实现13年长期生存
发布者: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 发布日期:2025-05-26 04:20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约占肺癌总数的15%。尽管传统化疗与放疗初期缓解率可达60%-80%,但多数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并产生耐药性,且5年生存率不足7%。近年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凭借其广谱杀伤肿瘤细胞、重塑免疫微环境及逆转耐药等独特优势,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一,小细胞肺癌(SCLC)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的特定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这种癌症的发展与一些关键基因的异常(如TP53、RB1基因的失活)以及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比如异常高表达PD-L1蛋白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分泌TGF-β、IL-10等因子来抑制免疫反应,以及招募调节性T细胞来形成免疫屏障,最终导致人体无法有效对抗肿瘤。

该病的症状包括咳嗽、血痰或胸痛等局部症状,同时可能伴随一些全身性异常,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小细胞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增殖速度极快(通常仅需30-60天即可倍增)、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存在转移)以及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性。

诊断小细胞肺癌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胸部CT显示的中央型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观察到的肿瘤细胞形态特征,以及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来评估病情等。尽管目前依托泊苷联合铂类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肿瘤细胞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且肿瘤微环境具有免疫抑制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


二,CIK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

No.1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CIK细胞通过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毒性物质直接破坏肿瘤细胞膜,导致肿瘤细胞溶解死亡。这种杀伤作用不依赖MHC分子介导的抗原识别,因此对包括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具有广谱杀伤能力。同时,CIK细胞表面的FasL蛋白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Fas受体结合,直接激活肿瘤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进一步加速肿瘤细胞的清除。


No.2间接免疫调节作用

CIK细胞通过分泌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IL-2等多种细胞因子,激活全身免疫系统并重塑肿瘤微环境。这些细胞因子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阻断其营养供应,同时募集T细胞、NK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形成协同抗肿瘤效应,并通过降低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的水平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识别能力,从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No.3清除残留病灶与预防复发


小细胞肺癌具有增殖迅速、早期易发生广泛转移的生物学特性,这使得其在接受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后,极易在体内残留难以被常规检测手段发现的微小转移灶。而CIK细胞具有全身迁移能力,可靶向清除手术或放化疗后残留的肿瘤细胞。据临床研究显示,CIK治疗可显著缩小转移病灶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No.4与放化疗的协同增效


CIK治疗可弥补传统治疗的缺陷。化疗虽能杀伤肿瘤细胞,但会损伤免疫系统,而CIK细胞可重建免疫功能并增强化疗敏感性。放疗后局部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可通过CIK分泌的细胞因子逆转,从而抑制肿瘤转移。研究还表明,通过基因编辑(如转染多药耐药基因MDR1)增强CIK细胞的化疗耐受性,可进一步提升联合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三,临床研究


1754987882545.jpg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联合研究团队在《肿瘤学前沿》期刊发表题为《免疫细胞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实现13年长期生存:病例报告》的临床研究文献,为该领域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突破性证据。

治疗过程中,患者肺部CT影像显示右肺原发病灶在联合治疗3个月后显著缩小,至2023年随访时病灶稳定,无恶化迹象。研究团队通过长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如CEA、NSE)、免疫指标(CD4/CD8比值、CD3+CD4+淋巴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数据,发现CEA从初始的28.5 ng/mL降至治疗后稳定的2.5 ng/mL,NSE从76.3 U/L下降至12.1 U/L,CD4/CD8比值从0.6提升至1.8,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恢复,表明联合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免疫状态并抑制肿瘤进展。

研究进一步阐释了CI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其通过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分泌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与化疗产生协同效应,有效克服ES-SCLC的高侵袭性和转移特性。

值得关注的是,该病例创下国际首例CIK联合化疗使ES-SCLC患者生存期突破10年的纪录,其总生存期远超8-13个月的中位预期值,充分彰显该CIK联合方案在增强免疫应答、提升肿瘤杀伤效力及延缓耐药发生方面的独特优势。

研究团队提出,该成功案例为ES-SCLC综合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建议后续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CIK疗法的普适性,并深入探索其与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潜力。期刊同步发表的完整病例资料包含治疗前后CT影像对比及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曲线,为该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提供多维证据支持。

CIK细胞治疗通过多维度调控抗肿瘤免疫应答,在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逆转耐药及建立免疫记忆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随着个体化工程化改造技术的突破,CIK疗法有望成为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突破这一"难治性肿瘤"的治疗瓶颈提供全新范式。


免责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我们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传递行业前沿进展,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指导建议,无推荐公司和医院之意,如需就医请咨询正规医院医生。

1754987598782.jpg